会展活动是城市的“名片”,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城市形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会展业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有着“展会之都”美誉的北京,其会展业影响力越来越大。
场馆逐年增加 面积领跑全国
随着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会展场所的逐步完善,北京接待会议数量逐年增加,“会都”地位名副其实。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北京的展览总面积也处于领先地位,会展设施逐步完善。
随着北京凯悦莱温泉会议中心等一批新酒店的投入运营以及会议设施的改扩建,2009年,全市拥有会议室5718个,较上年增加315个,增长5.8%。其中座位数超过500座的大会议室179个。全部会议室可容纳人数为50万人,较上年增加4.7万人,增长10.4%。
2009年末,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启用,进一步缓解了北京大型展览场馆设施不足的问题。2009年末,全市全部专业展览场馆的总展览面积达56.9万平方米。其中展厅使用面积35.4万平方米,增加了10.1万平方米,增长39.7%;全部室外可使用面积达到21.5万平方米,增加了10.4万平方米,增长94.3%。除了专业展览场馆外,国家体育馆、国家体育场及其他一些体育场馆等也对外承接展览业务,对专业会展场馆形成了有利的补充,北京的会展设施进一步完善。
目前,国内著名会展城市上海、广州和香港的总展览面积分别为47.7万平方米、20.7万平方米和13.9万平方米。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北京的展览总面积处于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北京的“会都”地位进一步巩固。2009年,各宾馆饭店和展览场馆共接待会议22.4万个,接待会议人数1615.3万人次。全市全年平均每个会议室接待39.2个会议。由于北京拥有首都优势和国际化大都市优势,使得国内外许多重要会议都选择了北京作为举办地。在受经济危机影响,全球经济普遍下滑的时刻,北京会议数量仍旧保持了较大增长,2009年,外国及港澳台在北京举办的会议较上年增长30.9%,显示了北京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根据国际会议协会发布的数据,在2009年举办国际会议数量的国家排名中,中国已经上升到全球第9位;在举办国际会议数量的全球城市排名中,北京已经上升到全球第10位。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北京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会都”。
专业展览待加强 展厅使用率需提升
目前,许多省市为吸引会展,进一步强化了服务工作,出台了优惠政策;相比之下,北京市会展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机制不够完善,办展成本较高,会展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恶性竞争、重复办展问题较多。
第一,展览业务下滑。尽管北京的会展场馆在逐年增加,展览面积大幅增加,但接待展览的数量并没有同步增长。除2005年和2006年小幅增长外,2007年出现负增长,2008年由于受到举办奥运的影响,降幅加大,2009年,虽然受到经济危机等影响,展览数量小于正常年份,但由于2008年基数较低,导致2009年增幅较大。总体来看,2006年以后,由于办展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北京原有的许多展览外流,专业展览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2008年,北京专业展览场馆接待的展览数量为282个,展览面积558.9万平方米,2009年,其接待的展览数量为314个,展览面积586.2万平方米;而2008年,上海展览场馆接待的展览项目共544个,展览面积707万平方米。因此,在专业展览方面,北京已经落后于上海。
第二,展厅年使用率不高。2009年,全部展览场馆平均使用率为17.8%,剔除九华国际会展中心和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后的展览场馆平均年使用率为24.3%,比上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全市展厅面积较大的展览场馆的使用率并不高。全部展览场馆中只有两个展览场馆的展厅使用率超过50%,分别为61.5%和53.8%。
第三,接待场所亏损面较大。2009年规模以上(年收入合计500万元及以上)的会展举办及服务企业的亏损面为23.3%,宾馆饭店的亏损面为56.1%,展览场馆的亏损面为40%;而北京第三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的亏损面为30.3%,会展举办及服务企业的亏损面低于北京市三产的亏损面,但作为会议主要接待者的宾馆饭店和作为展览主要接待者的展览场馆亏损面远高于北京第三产业的亏损面。
针对展览短板 优化外部环境
虽然近年来北京的会展业总体发展较快,但展览业务相对已经成为短板。由于“会”和“展”往往相互融合,会中带展,展中带会,实现会展业的良性发展,必须尽快解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有关人士认为,北京的会展业务,尤其是展览业要实现快速发展,应全面改善会展发展的软、硬环境;进一步完善沟通协调机制,解决恶性竞争、重复办展等问题;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展览场馆周边交通拥堵状况;降低相关收费,研究出台优惠政策;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会展服务水平。(来源:中国信息报) |